源極漏極柵極詳解,mos管源極漏極柵極區分-KIA MOS管
信息來源:本站 日期:2025-11-11
柵極(G)、源極(S)、漏極(D)是場效應晶體管(FET,包括MOSFET和JFET)的三個電極。
1.柵極(Gate,G)
功能:控制溝道導通/關斷的控制極,通過柵極電壓(VGS)調節源漏之間的電流。
特性:
絕緣柵結構(MOSFET):柵極與溝道通過氧化物絕緣,輸入阻抗極高。
電壓控制:僅需電場效應即可控制電流,幾乎無柵極電流。
關鍵參數:
閾值電壓(Vth):使溝道導通的柵源電壓。
柵極電容(Cgs,Cgd):影響開關速度。
2.源極(Source,S)
功能:載流子(電子或空穴)的發射端,電流從源極流入溝道(N溝道FET中為電子源,P溝道中為空穴源)。
特性:
通常與襯底(Body)連接以固定電位(增強型MOSFET中常接電位端)。
在對稱結構中,源極和漏極可互換(實際應用需按工藝設計區分)。
3.漏極(Drain,D)
功能:載流子的收集端,電流從溝道流向漏極(N溝道FET中漏極接高電位)。
特性:
承受較高電壓(如功率MOSFET中VDS可達數百伏)。
與源極的區分:在集成電路中,漏極通常連接負載或電源。
源極(Source)
定義:電流的起點或終點,通常接地或連接電源。
特點:在NMOS中,源極通常接地;在PMOS中,源極通常接電源正極。
漏極(Drain)
定義:電流的終點或起點,與源極形成導通路徑。
特點:漏極與源極之間的電壓差(VDS)影響導通狀態,高頻電路中需嚴格區分漏極與源極。
柵極(Gate)
定義:控制導通的電壓輸入端,通過柵源電壓(VGS)調節溝道導電性。
特點:柵極與半導體之間有絕緣層,無電流通過,僅需電壓驅動。
通過電路符號區分
源極(S):在符號中始終表現為兩條導線的交叉點,負責為導電溝道提供載流子(電子或空穴),是電流的輸入或輸出端。
漏極(D):在符號中為單獨引線的一側,作為電流的輸出端或輸入端,與源極構成電流通路。
柵極(G):通常獨立于交叉點,是控制極,用于接收外部信號以調節溝道導通。
使用萬用表測量電阻
1.判定柵極(G):將萬用表調至R×1k檔,黑表筆任意接一引腳,紅表筆依次測另兩引腳。若兩次電阻值近似相等(高阻態),則黑表筆所接為柵極。
2.區分源極(S)和漏極(D):
將萬用表調至二極管檔或R×1檔,黑表筆接中間引腳(假設為漏極D),紅表筆測兩側引腳。若僅一側導通(顯示0.3-0.7V),則紅表筆側為源極(S),另一側為柵極(G)。
或直接測量S-D間電阻:黑表筆接源極(S)、紅表筆接漏極(D)時,正向電阻較低(幾歐至十幾歐);反向電阻較高。交換表筆后電阻值較高的一次,黑表筆所接為源極。
聯系方式:鄒先生
座機:0755-83888366-8022
手機:18123972950(微信同號)
QQ:2880195519
聯系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英泰科匯廣場2棟1902
搜索微信公眾號:“KIA半導體”或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
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:提供 MOS管 技術支持
免責聲明:網站部分圖文來源其它出處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。
